風俗民俗-二十四節氣

穀雨:溫升雨多,雨生百穀

穀雨是哪一天?

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每年農曆三月中,即陽曆4月19日至21日,當斗指辰,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。這一節氣標誌著天氣轉暖,降雨增多,對穀類作物的生長發育大有幫助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記載:「三月中,自雨水後,土膏脈動,今又雨其谷於水也。雨讀作去聲,如雨我公田之雨。蓋谷以此時播種,自上而下也。」這一描述強調了穀雨期間降雨對於農田的滋養作用,為穀類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。

節氣與民俗

醫神保生大帝誕辰

三月十五日是醫神保生大帝的誕辰,祂又稱為「大道公」或「吳真人」,本名吳本,為宋代泉州同安縣白礁人。吳本以行醫救世聞名,傳說在明成祖時期曾顯靈治癒皇后的隱疾,因此受到敕封為「保生大帝」。後人為了感恩祂的救助,建立了廟宇以供奉祂。

媽祖回娘家

「三月二十三迎媽祖」,是媽祖的生日。媽祖本名林默,年二十八時,在一次海上救父的過程中不幸喪生,後來被尊為天神。媽祖常顯靈於海上,庇佑來往的漁舟和商船。台灣的先民在渡過險惡的台灣海峽時,經常捧著媽祖的神像或香水,才得以平安登陸,因此建廟奉祝。

大甲鎮瀾宮每年在媽祖生日前的「大甲媽祖回娘家」活動中,信徒們徒步跟隨媽祖神輿從大甲到北港來回,隊伍規模龐大,動輒十數萬人,沿途數公里。這一活動被譽為台灣最大的宗教盛事之一。

穀雨與詩

詠廿四氣詩 穀雨春光曉-唐.元稹

穀雨春光曉,山川黛色青。

葉間鳴戴勝,澤水長浮萍。

暖屋生蠶蟻,喧風引麥葶。

鳴鳩徒拂羽,信矣不堪聽。

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(其一)-宋.黃庭堅

落絮遊絲三月候,風吹雨洗一城花。

未知東郭清明酒,何似西窗穀雨茶。

穀雨三候

古人對節氣的觀察常以「三候」來捕捉自然界最生動的場景。《逸周書·時訓解》記載了清明節氣的「三候」,分別是桐始華、田鼠化為鴽、虹始見。

一候,桐始華。古人將「桐」分為多種,如「華而不實」的白桐、「皮青結實」的梧桐、「子大有油」的油桐……在清明時節,開花的主要是白桐。對白桐鐘情的詩人白居易曾寫道:「春令有常候,清明桐始發」、「忽見紫桐花悵望,下邽明日是清明」。在微風拂過的山崗上,沐浴在如蜜陽光下的桐花正在醞釀一場盛宴,不久後,簇簇花朵將開滿枝頭,連綿的桐花在群山中蜿蜒成一條芳香的河流。

二候,田鼠化為鴽。鴽,即鵪鶉。清明一到,那些「頭似兔、尾有毛、青黃色,喜在田中食粟豆」的田鼠似乎消失無蹤,而鵪鶉類的小鳥卻逐漸增多。古人誤以為這些小鳥是田鼠變化而成的。其實,這是由於春季陽氣上升,「陰類」的田鼠因陽氣日盛紛紛躲回洞中,而「陽類」的小鳥則在陽光下叽叽喳喳,活動頻繁。古人在這一變化中感受到「陰為陽所化」的自然規律。

三候,虹始見。《注疏》記載:「日照雨滴則虹生焉」。清明時節,經過雨水的滋潤和雷電的洗禮,天地間的塵埃落定,空氣變得愈發清新。在雨過天青之時,天空中常會出現一條斑斕的彩虹。古人曾將彩虹想象成一條拖著五彩長身的神獸,甚至還能俯溪飲水。這明麗的春光,伴隨暖陽、微雨和彩虹,讓人不由得心生歡喜,放聲歌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