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,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。此時,太陽黃經達 120°,節氣交替通常發生在公曆7月22日至24日之間。「暑」意指炎熱,而大暑則代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。
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,亦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。此時,午月結束,未月開始,太陽到達黃經105度,每年公曆7月6日至8日之間交節。
了解夏至節氣的由來與重要性,探索夏至的傳統習俗、氣候特徵,以及如何在夏至做好養生保健,應對炎熱的夏季。
了解芒種(芒種)節氣的由來和意義,這是中國傳統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,標誌著農作物播種的重要時期。探索芒種的習俗、農業活動和文化慶典,獲取有關這一節氣的實用資訊和節日慶祝方法。
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每年在5月20日至22日之間,當斗指巳,太陽到達黃經60°時開始。
立夏,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標誌著夏天的到來,一般約在每年的5月5-7日之間,斗指巽,太陽位於黃經45°。
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也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。斗指乙,太陽到達黃經15°時,即為清明。這個節氣得名於「氣清景明、萬物皆顯」的時令特點
驚蟄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。每年此時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,春雷乍動,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
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西安,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都見證了中國曆法的誕生。探索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其與西安的深厚淵源,了解節氣如何指導農耕與生活。
雨水標誌著春雨的降臨和自然界的萬物復蘇。了解雨水節氣的文化意義、農事習俗,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,體驗大自然的豐富與美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