怪談異聞-妖怪異聞錄

裂口女:日本都市傳說中的恐怖妖怪

裂口女(日語:口裂け女)是日本著名的都市傳說妖怪。她通常被描述為一位擁有黑色長髮、皮膚蒼白的女子,嘴角被撕裂至耳際。裂口女經常用口罩、扇子或手帕遮掩自己的臉部,隨身攜帶利器,如小刀、剪刀、大鐮刀或開山刀

她出沒於夜晚的街頭,尤其是在較為寂靜的小巷,向路人詢問:「我漂亮嗎?」(日語:「私、綺麗?」)。她的問題看似無害,然而無論如何回答,都可能會帶來恐怖的後果。

裂口女的傳說與遭遇方式

關於裂口女的傳說版本眾多,但主要流傳的故事情節如下:

  1. 如果回答「不漂亮」,裂口女會立即用手中的利器殺害受害者。
  2. 如果回答「漂亮」,她會取下面部的遮蓋物,露出裂開的嘴巴,然後再次詢問:「現在又如何呢……?」(日語:「これでも……?」)。
    • 如果此時回答「不漂亮」,仍然會被殺害。
    • 如果回答「漂亮」,她會用剪刀或刀子將受害者的嘴巴劃開,使其變成與自己相同的模樣。

由於這樣的設定,使得受害者無論如何選擇,幾乎都無法倖免於難。

裂口女的身世起源

裂口女的身份與來歷並無統一說法,較為流行的幾種說法如下:

  1. 婚姻不忠的女子說
    • 據說,她曾是一名美麗的女子,因為與丈夫不忠,被盛怒的丈夫用剪刀割裂嘴角作為懲罰,使她的嘴巴永遠無法閉合。
  2. 武士情婦說
    • 另一個版本則認為她曾是某位武士的情婦,因為某種過錯而受到懲罰,被割裂嘴角並遺棄。
  3. 醫療事故說
    • 傳言她曾因醫療手術失敗,導致嘴巴無法閉合,最終變成了怨靈。
  4. 嫉妒導致毀容說
    • 有些說法認為,她因美貌而遭其他女子嫉妒,被人刻意毀容,從而變成怨靈。
  5. 惡靈化身說
    • 另有傳言稱,她的嘴巴其實鑲滿尖牙,本身就是某種妖怪的化身。

不論哪種說法,都強調裂口女是因遭受非人待遇而化為怨靈,四處尋找替代者或復仇對象

如何逃離裂口女?

隨著裂口女的傳說廣為流傳,人們開始創造各種應對她的方法。以下是幾種流行的逃脫方式:

  1. 回答「一般般」
    • 若受害者回答:「還好」(普通/一般般),裂口女會因猶豫而停頓,給予受害者逃跑的機會。
  2. 以金錢或糖果分散她的注意力
    • 據傳,裂口女對糖果(如牛奶糖)或金錢有興趣,若丟向地面,她會停下來撿拾,讓受害者得以趁機逃脫。
  3. 連續回答「漂亮」兩次
    • 部分傳聞表示,如果受害者兩次皆回答「漂亮」,裂口女可能會困惑並放棄追殺。
  4. 說「髮蠟」三次
    • 某些地區的說法認為,只要大聲說出「髮蠟」(ポマード,Pomade)三次,裂口女就會離開,原因未明,但可能與某種魔法習俗有關。
  5. 快速逃跑
    • 裂口女雖然可怕,但有些傳聞表示她並不擅長奔跑,因此受害者可以利用速度優勢逃離。

歷史與文化影響

江戶時代的妖怪傳說

民俗學家馬修·梅爾(Matthew Meyer)指出,裂口女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(17世紀-19世紀),當時日本社會流行許多長相奇特的妖怪傳說,裂口女可能便是這類妖怪的變種。

1979年日本大恐慌

裂口女的傳說真正爆發於1979年,當時日本各大報刊如《岐阜日日新聞》(1979年1月26日)、《週刊朝日》(1979年3月23日)、《週刊新潮》(1979年4月5日)等,紛紛報導裂口女的出現。這些謠言迅速引發社會恐慌,許多學校開始派遣教師或家長護送學生上下學,防止孩子單獨行動。

現代流行文化中的裂口女

裂口女的故事成為現代日本都市傳說的重要部分,也影響了許多電影、漫畫和動畫作品,例如:

  • 《裂口女》(口裂け女,2007年)
    • 這部恐怖電影將裂口女塑造成一個因家暴致死的女子,死後化為怨靈向世界復仇。
  • 《妖怪大全》(水木茂)
    • 日本妖怪學家水木茂將裂口女收錄進《妖怪大全》,認為她是一種被現代都市傳說賦予妖怪地位的怨靈。
  • 《地獄少女》(動畫)
    • 在這部動畫中,裂口女的形象與概念影響了多個角色的設計,尤其是在與復仇、怨靈相關的劇情中。

結論

裂口女作為日本最知名的都市傳說之一,融合了妖怪文化、民間傳說與社會恐慌等元素。她的故事不僅令人毛骨悚然,也反映了人類對於美貌、懲罰與未知恐懼的心理投射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她的傳說仍不斷被改編,並以各種形式出現在現代流行文化之中。

相關廟宇